返回

主公,你要支棱起来呀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23章 历史的高铁缓缓启动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
    级别挺高的。

    所以他的身份像私营老板那样拿高额分红会显得很刺眼。

    也不利于他对整个基建团的弟兄们做管理。

    因为习惯了军队同工同酬的理念,现在去解释已经变成了商业公司,老耿是高管就要拿高薪连同股份,肯定会影响士气。

    让卫东只是为了让自家大将,规避这个含含糊糊阶段可能会被抓的小辫子。

    君子协定就够了。

    至于他自己,民营企业家做到这个规模,赚钱简直就像小学生做数学题的那个水池,有无数根水管在进水,又有好多水管在放水,水池还在不断扩容,请问最后池子里有多少水。

    这尼玛随时都是动态的局面,谁都不清楚。

    譬如现在连轴转的十三条无动力驳船,两三条一组租条推轮做动力。

    运送到沪海的沿途货物,拉回采购物资,这是从贸易公司里面赚钱的船舶公司;

    还有不停往返于江州、商州的沙石、水泥钢材运输,则是城建公司、房地产公司给船舶公司付费;

    而拉汉白玉、大理石的运输业务,又由流金大厦项目方支付。

    各种左手倒右手的业务多到爆。

    董雪莹成天呆在财务中心,统领越来越多的会计出纳,还要请平京的财贸管理干部刘志远来指导工作,心力憔悴不想抛头露面,也情有可原。

    老耿是觉得自己现在拿近千元工资,已经很富裕了,根本没想过让卫东以前保证给他个千万富豪会真的落实。

    现在毫无疑虑:“现在我只有使不完的劲儿,要带领队伍南征北战!”

    让卫东却让他抽身出来:“你应该趁着动物园的宿舍楼完工,有了些经验感受,又开始了西山大厦、厂区宿舍楼、动物村小区,还有基建团宿舍区,抓紧时间去鹏圳出差、去沪海看看,再到商州看看城建公司下面可能要把每个连都单独扩张成建筑公司,到全市各地,甚至全国各地去干活儿,我们要做成全国最好的城市建设公司,没准儿你还能去收编其他转制不太顺畅的基建队伍。”

    老耿被让卫东这个开阔思路惊呆:“我……对,您……我确实听说有些兄弟基建队伍现在情况很不好,您说得对!我们改制成功,就要把成功经验朝着其他兄弟队伍传递,要带动其他队伍走上正确的道路,这方面的觉悟我还是太僵化了,没您想得周全,我马上就去干!”

    让卫东实际年龄比老耿大得多,主要是体验过四十年都无欲无求的失败人生:“我不会在地产上纠缠,最多只是挂个名儿支持你做事,但房地产又是个资金密集,很容易犯错的修罗场,所以你记住我对你的要求,我们才有相互支持打遍天下的未来。”

    老耿重重的给他敬个军礼,带了俩警卫员兼助手就上路了。

    让卫东又要去找池世明。

    上亿的房贷啊,江州市的几大银行整个八月都在疯狂争夺这项目,有位行长都想把女儿嫁给让卫东或者池世明了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让卫东拍板,给了建行,因为看起来似乎这更符合建行的业务性质。

    由此才真正拉开了银行对房地产的青睐……

    商州毕竟还是太小了,银行操作影响力有限。

    江州这边又恰逢让卫东直接上大动作,直接十二栋高层建筑,上亿的房贷需求。

    而且江州的银行之前在两三次跟让卫东接触职工购房时合作过,已经逐渐尝到甜头。

    开始慢慢意识到房贷怕是天底下最爽的贷款业务。

    因为对银行来说,世界上最香的贷款就是抵押贷款,就算借款人自己浪翻了,至少还能回收抵押物卖钱,只要这个抵押物不剧烈贬值就稳赚不赔。

    而在整个房地产土地财政的体系里,地方政府和房企手中的土地,买房人手头的房子,就是最好的抵押物。

    之前让卫东和他们合作,强调职工购买要有他们认可的企业收入证明,最好是公务员、企事业单位职工。

    这次终于开始尝试只要你能提供“收入证明”,我就敢放贷。

    大不了最后银行执行收回房产,怎么都不会亏。

    为的就是一股脑把这三千多套房贷都给按揭出去。

    这么大的业绩,比贷给公司经营、工厂货款要保险多了。

    总之让卫东晚饭前回到动物园这边,池世明参与小股东的江港地产,已经收到两千多万购房资金,外加银行给出来的首批放贷三千万元资金汇票。

    真正在江州,乃至全国都算得上“大型”房地产小区建设,可以正式展开。

    而且由让卫东垫资完成的这次宿舍楼建设,算是彻底把这种房地产滚动建设的启动资金完成使命。

    从此以后,房地产就如同缓缓提速的火车头,进入历史轨迹。

    当然这一切,还要经过从计划单列市到省里,到平京以及社会上各界的审视。

    让卫东就是来叮嘱HK仔,千万不要犯错的。

    他这主公为了手

第423章 历史的高铁缓缓启动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